寺廟彩繪/連成師技藝傳承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第三代  吳晉承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_許連成\連成師一脈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本網站的建立旨在介紹(紀念)許連成\連成師先 生的生平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與成就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許連成別號"連成師", 是臺灣北部的傳統彩繪大師,不僅以其精湛技藝令人讚譽,更以其對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奉獻精神,成為了彩繪界的一代宗師。

他於1919年(6/13)出生在臺北市民樂街(現今的大稻埕公園),卒於西元2002年(12/1),享年83歲。祖籍福建省泉州,將祖輩傳承下來的彩繪技藝發揚光大!

自13歲起便開始接受 祖父許章瑞 及 父親許幼 的悉心指導,專注於茶箱彩繪、掛軸神像、神明彩畫及開面之技藝。這些傳統技藝不僅是家族產業,更是文化的承載體,也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。

1954年,連成師搬到三重,花費十多年心血建立許氏家廟 "慈雲寺"(當時地址:三重市三和路三段170巷)。該廟宇不僅是連成師藝術生命的縮影,更是其個人對於傳統信仰及文化表達的具體實踐。

1975年,慈雲寺落成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座寺廟成為當地宗教和文化生活的重要中心,吸引了大量信徒與藝術愛好者的目光。即使在2005年寺廟被拆除後,連成師的藝術影響力依然持續,並在兒孫們的努力下,彩繪技藝得以傳承!

連成師的作品展現出北臺灣獨特的畫稿風格,這在當時的藝術界中並不多見。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潮流的轉變,傳統彩繪的技術面臨著危機。連成師的彩繪作品雖然在當前的市場上仍具代表性,但隨著許多廟宇進行重修,這些藝術品也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。

在2018年,隨著"許連成"百歲冥誕的到來,社會各界對其藝術及家族的認識又一次被喚起。由民間組織策劃的「三重的絕代風華—許連成家族特展」,不僅展示了許多珍貴的文物與手稿,更激發了人們對傳統彩繪藝術的關注與探索。



連成師的技藝源自中國泉州,自祖先來臺之後,便持續從事相關行業,至今已歷經百餘年。作品的多樣性及豐富的產量使得其在各地廣泛流傳,尤其以北部為主。目前,現存的作品中,道壇彩繪和建築彩繪的數量最多。 在眾多作品當中,建築彩繪和掛軸神像(民間亦稱「公彩/道士彩仔」)尤為著名。晚年時,連成師多次受到文教單位的邀請,參加講座和活動,展現出他對文化傳承的熱忱。 由於家族背景和生計需求,連成師對傳統彩繪產業有著深厚的瞭解。透過學習掛軸神像及神明彩繪等技藝,他逐漸轉向建築彩繪領域,並將神像的造型特色融入其創作中。作品中運用傳統書畫的筆觸,以狂放不羈的線條表現,尤其在鬍鬚的描繪上,細緻如髮,營造出一種古樸的氛圍,展現了傳統彩繪師的風雅。身為受過正統繪畫訓練的神明彩繪師傅,連成師在建築彩繪界嶄露頭角,但始終選擇用畫筆表達自己的人生光彩,正如他所創作的門神,恪守崗位,默默奉獻於每一尊神明 。
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
我們使用了 cookies 來確保我們網站的運作正常與安全性,並為您提供最佳的使用體驗。

進階設定

您可以在此自訂您的 cookie 偏好。啟用或關閉以下這些類別,並儲存您的選擇。